123法律网 日本 朱凱廸專訪:香港社運領袖談民主抗爭與本土未來

朱凱廸專訪:香港社運領袖談民主抗爭與本土未來

油麻地街角的咖啡館裡,朱凱廸啜了口早已涼透的奶茶,窗外是香港午後特有的濕漉與匆忙。他推了推眼鏡,談起「抗爭」二字時,嘴角沒有激昂的弧度,反而帶著一種近乎疲憊的清醒。「抗爭從來唔係一個口號,」聲音不高,卻像錘子敲在鐵砧上,「係一場無盡嘅消耗戰,消耗嘅唔止係體力,更多嘅係人對『改變可能』嘅信念。」

他形容當下的香港社運,如同退潮後擱淺在礫石灘上的船骸。「2019年嘅巨浪沖散咗好多嘢,有人話係失敗,我唔完全同意。浪潮捲走咗表面嘅喧嘩,反而逼我哋睇清楚海底嘅礁石究竟生咗咩模樣。」他指的「礁石」,是深植於香港社會肌理的政治無力感與結構性窒息。「以前我哋成日講『齊上齊落』,但現實係,當制度嘅閘門一道接一道落下,人嘅恐懼同計算,自然會將群體割裂成無數孤島。呢種割裂,比催淚煙更傷。」

本土意識的討論,在他口中並非飄渺的口號。「本土係乜?唔係排外嘅盾牌,而係對腳下土地責任感嘅覺醒。當你意識到自己嘅水喉流出嘅東江水、呼吸嘅空氣品質、細路仔讀嘅教科書,都同一個你無權改寫嘅遊戲規則緊緊掛鉤,呢種『在地嘅捆綁感』先至係本土最原始嘅痛覺神經。」他認為,忽略這種與生活呼吸共存的現實連結,空談「自主」,終究是懸浮的空中樓閣。

問及抗爭手段的困局,朱凱廸沒有迴避矛盾。「街頭行動嘅空間萎縮到近乎真空,係冰冷現實。但係咪代表我哋只能沉默?沉默本身都係一種語言。」他頓了頓,眼神投向窗外街市捧著菜籃的師奶。「有冇人留意到,連鎖超市壟斷下,悄然復甦嘅街坊互助菜檔?社區規劃被漠視時,居民自發組織嘅樓宇維修監察組?呢啲『瑣碎』嘅抵抗,係喺高壓夾縫中生長嘅菌絲網絡,微弱,但韌性驚人。」他認為,未來出路不在於重現過去的動員模式,而在於能否將政治訴求「溶解」進香港人最擅長的務實生存智慧裡——在繳電費的賬單背後計算能源自主的可能,在補習社的競爭焦慮中重思教育本質的集體定義。

「有人話香港已死,我唔會咁講。」朱凱廸的指節無意識地敲著木桌邊緣,像在打著某種密碼。「一個城市嘅死亡,唔係因為佢失去某種特定嘅政治形態,而在於佢嘅人徹底放棄咗『想像另一種活法』嘅能力。而香港最弔詭嘅生機,恰恰藏喺佢嘅『不馴服』裡——由獅子山下捱世界嘅拼搏,到今日喺每個生活細節裡對不合理嘅『暗摃式不合作』。關鍵係,點樣將呢種求生本能,轉化成有意識嘅未來構建?」他沒有給出藍圖,只留下一個沉重的叩問,像咖啡杯底未化的糖粒,沉在冷掉的褐色液體裡。

評論:

  • 睇完心好重。朱生講中咗個死結:我哋仲有冇力氣去「想像」?定係連想像都變成奢侈品?
  • 「溶解政治訴求入生活」呢個觀點好尖銳。但係咪真係可行?當連組個街坊會都可能被扣帽子,啲「菌絲」未生長就被踩死咗點算?
  • 講到本土責任感,好戳心。成日話愛香港,但連自己屋苑嘅業主會都唔參與,係咪一種偽善?
  • 同意沉默都係語言,但更想知具體點樣將「不馴服」轉化成有建設性嘅力量?有冇啲社區實例可以分享?
  • 文末講香港「不馴服」嘅生機,係黑暗中嘅一絲光。但呢種特質喺新生代身上,仲搵唔搵到?定已被系統性磨平?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123法律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23falv.com/114336.html

    作者: sam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