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中環的咖啡廳裡,鄰桌兩位西裝友的對話飄進耳中:「…上個月換冷氣機,張單兩萬幾,好在用咗匯豐分期,免息十二個月,每個月千幾蚊,完全冇感覺。」另一個笑住回應:「醒目喎!我早排換新電腦都係咁做,仲夾到個現金回贈。」我低頭攪拌著咖啡,心裡暗笑,分期付款這把雙面刃,識得用真係可以四両撥千斤。
匯豐嘅分期優惠,表面係銀行推廣,實質係精明消費者嘅理財工具。關鍵在於你點樣拆解佢背後嘅遊戲規則。唔少人以為「免息分期」就係零成本,其實魔鬼在細節。我見過朋友碌卡買新手機,分十二期「免息」,但銀行收咗一筆三百幾蚊嘅「手續費」,變相年利率接近5%,仲貴過部分私人貸款。真正著數嘅分期,必須係「免息兼免手續費」,而且還款期要夾到你嘅現金流節奏。
上個月幫屋企人處理醫療費,張單八萬幾,即刻諗起匯豐個「靈活分期」Plan。重點唔係分幾多期,而在點樣「疊加優惠」。我用埋佢哋張「最紅自主獎賞」信用卡,將消費轉成分期嘅同時,照樣賺到4.4%現金回贈。計落條數,實際支付嘅總金額,比原價仲平咗三千幾蚊。呢種「分期+回贈」嘅組合拳,先係真正嘅著數位。
做過銀行後勤嘅舊同事同我講過秘密:銀行最怕你「提前還清」。佢哋嘅利潤來源,正正係你分期過程中潛在嘅利息波動風險。所以當你收到月結單,見到「提前清還免罰款」嘅條款時,不妨玩個心理戰。我試過將廿四個月分期,喺第六個月突然全數清還,結果隔週就收到銀行短訊:「尊貴客戶,誠邀您專享額外12個月免息分期額度…」呢啲隱藏福利,唔主動試探係唔會彈出嚟。
最近幫個開畫室嘅朋友度橋,佢要買批繪圖器材約十萬蚊。我哋用匯豐商業卡做分期,再配合「中小企資助擔保計劃」嘅現金流支援,將還款期拉長到三十六個月。每個月還三千左右,但器材產出嘅收入每月超過兩萬。重點係將「負債轉化成生財工具」,分期嘅錢要識得自己生錢,咁先叫真正嘅無壓力。
不過都要提提大家,分期係麻醉藥而非維他命。我見過後生仔為追新款手機,同時開三四條分期數,結果月薪兩萬還款佔萬五。最安全嘅界線係:每月還款額勿超過流動現金三成。當你發現要「拆東牆補西牆」時,即係身體響起警報。記住,優惠係畀有紀律嘅人用嘅。
下個月聖誕旺季,匯豐實推新一輪分期優惠。醒你三招:第一,鎖定「免息免手續費」標籤;第二,睇實「額外回贈」疊加機會;第三,還款日設定在出糧日後三日,避免一時手緊。理財冇必勝術,但有精明術。用得聰明,分期都可以係理財加速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