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季節一到,那種熟悉的緊張感就湧上來。記得去年八號風球登陸時,窗外狂風呼嘯,雨點像子彈一樣砸在玻璃上,整個社區停電,只能靠手電筒照明。當時才深刻體會到,事前準備多重要,差一點就讓家人陷入危險。颱風不是開玩笑的,它來得兇猛,走得也快,但留下的破壞可能延續好幾天。
防災的第一步,永遠是預先規劃。颱風警報發布前,我會檢查家裡每個角落:窗戶的膠帶貼牢了嗎?陽台的花盆收進來了嗎?這些小事,平時覺得麻煩,但風力一強,它們就變成飛彈。儲備物資更是關鍵,我會在櫥櫃裡放足三天的食物,像是罐頭、乾糧、瓶裝水,外加急救箱和備用電池。別忘了藥品,家裡有長輩或小孩的話,慢性病藥物要備齊,颱風天去藥局幾乎不可能。
當風球升級到八號,風力達到每小時百公里以上,千萬別出門。新聞總報有人冒險外出,結果被招牌砸傷,那畫面太真實。我會和家人聚在室內最安全的房間,遠離窗戶,萬一玻璃破了,碎片亂飛很危險。停電是家常便飯,蠟燭容易引發火災,改用LED手電筒或頭燈更安全。手機保持充電狀態,隨時接收最新氣象資訊,但別一直刷社群媒體,省電要緊。
颱風過後,災害才剛開始。清理家園時,我會戴手套和口罩,避免被碎玻璃或污水割傷感染。檢查水電瓦斯,如果聞到怪味或看到漏水,先關總開關,再找專業人處理。社區鄰居互相照應也很重要,那次颱風後,我們幾戶人家一起清掃街道,分享物資,那種團結感讓人心安。防災不只是技術活,更是心態的鍛鍊,學會在混亂中保持冷靜。
每次颱風來襲,都是一次教訓。現在我會定期更新防災包,教孩子基本安全知識,讓他們知道怎麼應變。台灣地處颱風帶,我們無法阻止天災,但能讓自己更強韌。分享你的經驗吧,或許一個小訣竅,就能救別人一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