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罐頭打開直接炒的香氣,總覺得少了點靈魂。自家灶台飄出的五香肉丁味,才是真正能勾著鄰居鼻子走的秘密武器。這種家常魔法,其實就藏在幾個關鍵的轉折裡。
挑肉不能馬虎。豬後腿肉或梅花肉是首選,帶點油花吃起來才不會柴。切成指節大小的丁,太大不入味,太小一炒就縮沒了。重點來了:醃肉不是拌一拌就好。兩匙醬油、一小匙糖、半匙米酒、一點點白胡椒粉,重點是那一小撮五香粉——別貪多,多了會苦。用手仔細抓揉,讓每塊肉都裹上醬色,黏黏的才對。最後淋點油封住味道,擱冰箱冷靜至少半小時,最好兩小時,讓肉丁從裡到外醐醍灌頂。
爆香料是香氣的骨架。蒜末、薑末是基本款,講究點加一小塊紅蔥頭切碎。冷鍋冷油,小火慢慢煸,才能把辛香料的底蘊全逼出來,油變得金黃噴香時,香氣分子早就鑽滿廚房每個角落了。別急著下肉,這時的油溫太高,肉下去表面瞬間焦硬,裡面還是生的,吃起來像橡皮。
肉丁下鍋的瞬間,滋啦一聲,熱油擁抱醃肉的香氣直衝上來。中大火快炒,別急著翻動,讓貼鍋的那面煎出焦褐感(就是所謂的梅納反應,那滋味才深邃)。等肉丁邊緣微微捲曲,泛著誘人的金棕色,這時才把剩餘的醃料汁倒進去,加點水或高湯,轉小火蓋上鍋蓋燜個五分鐘。這燜煮是魔法時刻,香料徹底滲透,肉質軟化,醬汁濃縮。
開蓋那刻,香氣濃得化不開。試試鹹淡,不夠補點鹽或醬油膏。喜歡帶點甜潤的,這時淋半小匙黑麻油,撒點蔥花,鍋鏟翻兩下立刻離火。麻油遇高熱香氣會跑掉,這點睛之筆得留在最後。
裝盤別急著吃。剛起鍋的五香肉丁,讓它在餘溫裡「休息」幾分鐘,醬汁會更巴附在肉上,每一口都濃郁飽滿。配白飯、夾饅頭、拌麵條,甚至空口當零嘴,那紮實的肉感、複雜的辛香、微黏唇的膠質,絕對不是罐頭那單薄的風味可比擬的。灶台邊濺的油點子,空氣裡久久不散的香氣,才是家的味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