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秋天,一个阴雨绵绵的傍晚,我无意间拐进多伦多唐人街的一条小巷子,鱼樂軒的招牌在霓虹灯下若隐若现。那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米其林星级场所,却有种老友重逢般的亲切感——门口排着队的人群,大多是本地老饕和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家聊着天,笑声在湿漉漉的空气中飘荡。我推门进去,一股混合着海盐、黄油和烤面包的香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外头的寒意。这家餐厅主打龙虾盛宴,据说老板是个在海鲜行当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手,从新斯科舍的渔港直接进货,确保每只龙虾都活蹦乱跳地上桌。
餐厅内部设计得挺有心思,不是那种金碧辉煌的奢华,而是低调的工业风混搭中式元素。裸露的砖墙挂着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上世纪华人移民的渔村故事,而木质长桌和皮沙发又带点现代感。我选了靠窗的位置,雨水顺着玻璃滑落,映着室内暖黄的灯光,营造出一种私密又温馨的氛围。服务生是个笑容可掬的小伙子,穿着整洁的制服,一上来就递过热毛巾和菜单,没多废话,直接推荐了他们的招牌套餐——Premium Lobster Feast。他说,这可不是随便煮煮的龙虾,而是整只活鲜现杀,配上秘制酱汁和时令配菜,份量足到能让两人吃撑。
等菜上桌的那会儿,我观察着周围:隔壁桌是一对老夫妇,正津津有味地分享着一大盘龙虾意面;另一头,一群年轻人举杯庆祝生日,笑声此起彼伏。当我的盛宴端来时,视觉冲击力十足——一只巨大的龙虾居中,壳子烤得金黄酥脆,肉汁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旁边堆满了蒜蓉面包、烤蔬菜和奶油土豆泥。第一口下去,虾肉紧实弹牙,带着海洋的鲜甜,完全没有冷冻货的腥味。酱汁是亮点,融合了白葡萄酒、香草和一点点辣椒,既不抢味又提升了层次。吃的过程像一场仪式,用手掰开虾壳,吮吸汤汁,那种原始的满足感让人忘了时间。老板后来过来聊天,说起龙虾的挑选:只挑1.5磅以上的活体,当天捕捞当天处理,确保新鲜度。他还提到,这种盛宴背后是可持续渔业的理念,餐厅和渔民合作,避免过度捕捞,让美食不只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责任。
服务方面,鱼樂軒做得挺到位。上菜节奏不紧不慢,服务生时不时过来添水或询问反馈,但不过分打扰。结账时,价格比预期合理——套餐大约80加元一人,考虑到食材质量和份量,性价比很高。临走前,我还打包了半份没吃完的龙虾,第二天加热后依然美味。这次体验让我想到,高档餐饮不一定非得是西装革履的场合,鱼樂軒用接地气的方式,把龙虾盛宴做成了人人都能享受的日常狂欢。下次带朋友来,一定要试试他们的季节限定款,听说冬天有热腾腾的龙虾火锅,光想想就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