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爬上休斯顿炼油厂的蒸馏塔,我手机里五个原油报价软件已经叮叮当当响成一片。布伦特84.37,WTI 80.15,数字在屏幕上微微跳动,像极了此刻交易员们紧绷的神经。昨夜API库存意外减少380万桶的消息还在发酵,但亚洲早盘买盘力道明显犹豫——所有人都在等两小时后那份更权威的EIA报告落地。厨房里咖啡机嘶嘶作响,我盯着北海Forties油田维修进度更新的弹窗,突然想起昨天港口老友发来的照片:三艘满载乌拉尔原油的油轮悄悄调整了航线,正贴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迂回,像暗夜里沉默的幽灵船。
市场永远在玩信息差的游戏。沙特阿美刚刚宣布九月销往亚洲的官价(OSP)每桶上调0.5美元,这是连续第三个月涨价,炼油厂老板们私下骂娘的声音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但真正撬动今天盘面的,是那条藏在财经新闻第七页的短讯: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山火逼近关键输油管道,浓烟让无人机巡检被迫暂停。我翻出去年同期的卫星热力图对比,橘红色火点离TC Energy的枢纽站只剩二十公里,手指无意识敲着桌面——北美原油供应这根弦,从来都比想象中脆弱。
伦敦交易时段开盘,布伦特突然跳涨1.2%。不是EIA数据(它显示库存仅降90万桶),而是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的码头监控画面开始在外网疯传:何塞港的装船臂整整六小时没有动作,生锈的输油管接口下方凝着一滩可疑的深色油渍。加拉加斯方面保持沉默,但做空马拉开波原油期货的对冲基金经理们已经冲进洗手间用冷水拍脸。地缘政治的裂痕里总会渗出黑金,三年前我在伊斯法罕炼油厂考察时,当地工程师指着阀门上美国制造的封条苦笑:“你看,原油才是真正的世界语。”
下午纽约时段,WTI的波动率指数(OVX)突然飙升到35.7。电脑屏幕上,算法交易生成的紫色订单流像暴雨前的蚁群般躁动。美联储会议纪要里那句“通胀黏性可能超预期”被加粗标红,隔壁桌做裂解价差套利的汤姆猛灌第三杯黑咖啡:“航空燃油需求旺季快结束了,但柴油库存还在五年低位趴着。” 窗外曼哈顿的霓虹渐次亮起,我盯着洲际交易所(ICE)未平仓合约数据里那个异常增持的多头席位代码——它属于科威特主权基金去年在奥斯陆注册的壳公司。金钱永不眠,而原油是它最古老的摇篮曲。
此刻电子盘泛着幽蓝的光,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的1小时K线在84美元关口拉出长影线。休斯顿港的VLCC(超大型油轮)正在趁夜潮装货,船长电台里夹杂着阿拉伯语和挪威俚语的闲聊。明早东京开市前,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聚焦在那艘绕行好望角的俄罗斯油轮最终停泊点——是新加坡还是青岛?答案藏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的细微波动里。当迪拜商品交易所(DME)的阿曼原油合约开始交易时,我关掉四块屏幕中的三块,只在记事本上写下一行潦草的字:供应端的裂缝正在吞噬需求端的犹豫,布伦特85美元不是天花板,而是下一个战壕的起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