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物價漲得兇,薪水卻沒跟上,我開始認真研究銀行出糧戶口的優惠,想從日常開支裡擠出點回饋。去年換了工作,公司要求用指定銀行出糧,結果發現有些方案真能幫你賺點外快,尤其2024年各家銀行都在搶客,高回贈的玩法比往年更吸引人。我花了好幾個週末比較細節,從開戶獎金到每月現金回贈,甚至搭上信用卡的加碼,這不只是一筆小錢,而是長期累積的實惠。
台新銀行的Richart數位帳戶,今年主打新戶開卡就送1000元現金,加上每月自動轉帳出糧的話,額外給1%活存利率,上限五萬元。聽起來普通?但搭配他們的GoGo卡,消費回饋能疊加到3%,我試過在超商或網購買東西,月底結算真的多拿幾百塊,感覺像白撿的零用錢。不過要留意,得維持帳戶裡最低一萬元,否則會收管理費,這點我在開戶時差點忽略,幸好行員提醒了。
中國信託的My Way薪轉戶,玩法更靈活些,他們2024年推的「薪動回饋」方案,只要每月薪資入帳超過三萬元,就直接送200點LINE Points,能換成購物金或折抵帳單。我朋友在科技公司上班,用這個戶口快半年,他說點數累積下來幫他省了咖啡錢,而且跨行轉帳五次免手續費,對常跑銀行的人很實用。缺點是回贈率沒那麼高,適合求穩的人,不像其他銀行搞噱頭,但長期看省下的麻煩反而值錢。
國泰世華的CUBE帳戶,今年加碼到新戶首年享1.2%高利活存,搭配出糧設定再送開戶禮五百元。我親自跑分行問過,櫃檯小姐熱心解釋,說這是針對年輕族群設計的,回贈雖高但有門檻——得綁定行動支付消費十次才達標,我試著用Apple Pay買午餐,結果月底真拿到額外回饋,感覺賺到了。不過,利率會隨市場調整,不是固定值,這點要盯緊App通知,別讓權益睡著了。
整體來說,選出糧戶口不能光看廣告數字,得算總帳。像我有時貪圖高回贈,卻忘了隱藏成本,比如某些銀行要求薪資達五萬以上才給優惠,對剛入職的新鮮人就不友善。我的經驗是,先評估自己消費習慣,如果常網購,選搭信用卡的銀行;如果求簡單,就挑免手續費的穩健方案。2024年銀行競爭激烈,多比較幾家,說不定能從薪水裡挖出驚喜,別讓辛苦錢白白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