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幫老友處理一台中古車過戶,站在監理站大廳看著密密麻麻的人龍,冷氣吹不散的汽油味混著汗味,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辦過戶的慘狀。那時以為帶齊雙證件就行,結果光等叫號就兩小時,好不容易輪到我,櫃檯大姐眼皮都沒抬:「引擎號碼拓印呢?沒驗車單驗什麼?」當場被退件,還得約下次再來。現在想起來都覺得膝蓋隱隱作痛——那天蹲在引擎室旁拓印半小時,起身時差點撲進排氣管裡。
所以當車行老闆阿國叼著檳榔說「代辦費兩千省你半天命」時,我秒懂他賣的不是服務,是人生時數。專業代辦根本是現代煉金術,把我們的時間焦慮熔成幾張鈔票。他們腦子裡裝著全台監理站地圖,知道哪間分局週三人最少,哪個承辦員動作快,甚至連哪台影印機不吃厚紙都門兒清。有次陪阿國跑流程,看他從帆布袋掏出自備的印泥跟超薄複寫紙,我笑他職業病,他反手亮出手機相簿:「這拓印紙太厚被退過,這款才夠透光。」
真正值錢的是那些藏在流程縫隙裡的魔鬼。像上個月有台老賓士要過戶,車主過世十年繼承人散在美國加拿大,代辦硬是找出當年除戶謄本,讓第三代簽授權書還公證。更別說常見的貸款未清、牌照稅欠繳,或是過戶前突然跳出環保罰單,專業的能在文件海裡當人肉搜尋引擎。我見過最絕的是某車主拿假身分證想蒙混,代辦摸到卡片的凹凸感不對,笑笑說:「大哥換張真的吧,這張過不了讀卡機啦。」
自己跑過戶就像闖關遊戲,每關都可能被隱藏魔王突襲。光是驗車就夠嗆:輪胎紋深差0.1mm?退!後視鏡貼了廣角小圓鏡?摳掉!更別說引擎號碼銹蝕要除鏽,車身改色沒註記,隨便一項都能讓你多跑三趟。代辦的後車廂根本行動工具庫,從銅刷、除鏽劑到臨時反光貼都有,連千斤頂都備兩種——液壓的省力,螺旋的應付驗車員疑心病。有回看他們十分鐘內把爆改燈泡換回原廠規格,驗完再裝回去,比變魔術還流暢。
收費這門學問更微妙。坊間有五百塊的跑腿型,也有開價上萬的疑難雜症專案。關鍵在代辦是否敢白紙黑字寫「包到過」?遇過最實在的老師傅收費分三段:訂金看文件難度,跑件費按距離算,尾款等過戶成功才收。曾見他退客人六千塊:「妳這台車繼承免稅,當初估錯。」反而客人要塞紅包謝他。收費單據上連十五塊印花稅都列得清清楚楚,這種人才敢託付。
當然不是每筆交易都要找代辦。如果你買的是鄰居十年老車,雙方住同縣市,證件齊全無貸款,自己跑趟監理站當練腿力挺好。但當遇到公司車轉個人、外縣市過戶,或是進口車文件有疑慮,專業代辦的刀工就顯出來了。他們像手術醫師精準剖開官僚體系,該切的切該接的接,最後捧出那張熱騰騰的過戶登記書時,你才會懂為什麼有人寧願多花錢買杯咖啡在冷氣房等,而不是蹲在驗車場刮鐵鏽。
上個月陪個年輕爸爸辦過戶,他抱著嫩嬰滿頭汗:「老婆在車上等,拜託今天要搞定。」代辦大姐直接抽走他鑰匙:「去對面超商吹冷氣,小孩臉都紅了。」兩小時後她拍來行照照片,擋風玻璃上還多了張臨停免罰單——原來她順手幫他申請了育兒優先車位。這種藏在細節裡的體溫,或許才是代辦費裡最難計價的部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