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剛開始接觸港股交易,那時隨便選了個券商平台,結果光是佣金就吃掉不少利潤。後來轉到富途,才發現帳戶選擇和收費結構大有學問,這幾年下來累積不少實戰經驗,今天就來聊聊怎麼透過聰明策略,把交易成本壓到最低。
富途的帳戶類型其實分得很細,新手常忽略這點。最基本的是現金帳戶,適合小額投資者,入金門檻低,但佣金相對高些,每筆交易收0.03%或最低3港幣。進階一點的是保證金帳戶,門檻稍高,要放個幾萬港幣當抵押,但好處是能用槓桿放大收益,佣金降到0.025%,長期下來差很多。我自己一開始用現金帳戶試水溫,後來資金累積就轉保證金帳戶,光佣金一年省下近千元。
說到收費細節,很多人只看表面佣金,其實隱藏成本更關鍵。像外匯轉換費,買美股時如果直接用港幣兌美元,富途收0.1%手續費,這數字聽起來小,但交易頻繁就累積成山。我學乖了,現在會先在帳戶存美元,避開這筆開銷。另外,平台使用費每月50港幣,看似固定,但富途常推活動,比如交易滿十筆就免月費,我總會盯緊這些優惠,等於白賺工具資源。
省錢策略得靠實戰調整。比如,別頻繁進出市場,佣金再低也會被蠶食。我習慣每月固定交易日,集中下單壓低平均成本。富途的零佣金計劃也要活用,新用戶首年免佣,老客戶則靠推薦朋友賺回饋。記得去年我拉三個朋友開戶,拿到額外交易額度,省下五百多港幣。關鍵是養成習慣:每季檢視帳單,找出不必要開支。
投資路上,省下的每一塊錢都是未來收益。富途的工具很強大,但得主動掌控收費規則,別讓隱形成本偷走你的利潤。現在回頭看,這些小調整讓我的年報酬率提升近2%,聽起來不多,但複利滾起來就是另一片天。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