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老蔡讲刑事实务之34:我以后不会再接刑事申诉案子了。
做刑辩律师本来就难,如果非要说哪种案件是是最难的,我认为是申诉案件。
对刑辩圈熟悉的律师都知道,现在的刑事案件“结果”往往是一审二审化、二审审监化、开庭形式化。
对很多北京律师来说,可能还要再加一条:辩护表演化。
想让强大的关机法司承认自己的错误,难于上青天。
去年,我曾一口气接了6个申诉案子,报价都是5万元。
为此,我投入了大量精力:去二审法院阅卷、亲自开车去监狱会见、写申诉状、写控告信。
结果,基本都石沉大海。最好的一个结果是:二审法院举行了一次听证会。虽然该院审监庭的法官表示,还可能会继续召开听证会,但我依然无法乐观起来。
其中,还有一个申诉案件的当事人家属事后让我退费。我没让他报销任何差旅费,去监狱会见了两次、看法院阅卷两次、撰写两份申诉状、写了一份控告书,总共才收了5万元,你还让我退费??
纵观这么多年的申诉成功的刑事案子,没有哪一个是基于法官的个人认知和良知,而是毫无例外地基于外部因素,例如领导的个人魄力、媒体舆论的大力推动。
申诉案件的当事人家属,虽然嘴上说对律师说“不要求你承诺什么结果”,但时间长了,内心肯定会有所变化。毕竟,你收了人家家属的律师费,总得给人家一个说法吧。
然而,与一审或者二审案件不同的是,申诉案件基本没结果,没任何结果。
所以,我决定,以后再也不接申诉案件了。
今天的内容或许有点丧,但也是我的“真情流露”,请您理解。
2025年3月6日,周四。
预览图:

评论:
- 去年成功过一起,太难了,天时地利人和,判决确实离谱家属确实可怜检察官有魄力,最终才拿到再审决定。太难了。
- 不光刑事案子,地方上民事的表演也不少,任你证据准备的多充分,本院就是没看见,当事人案子又不是我们自己,也犯不上做一些事情…我现在外地案子都是能不去就不去,不在乎那点钱,主要是不想受这鸟气
- 让我想起了用deepseek的时候,它可以滔滔不绝输出一大堆东西,但只要我看不顺眼,可以随时点一下右上角的❌它就闭嘴了
- 所以,如果要接申诉,还不如免费代理,起码当事人不会有那么高的要求和期待
- 干律师 第一个要设防的不就是当事人嘛[doge]
- 一审二审化,二审审监化,开庭形式化,总结的真好。现在的二审审判维持原判连理由都不用写,就认为一审是对的,你能拿我怎么样。
- 我就是法律系毕业的,而且当年学得最好的就是刑法,但是法考过了之后从来没想过做律师,国内律师想要赚钱,除了个别搞民法和国际法的,十有八九得丧良心。
- 刑事申诉,是被追诉人最后的权益救济途径,应走国家法援,让有情怀的刑辩大律师承办
- 我今年做的诈骗案件,一审审计报告错漏百出,二审装聋作哑,二审驳回上诉判决书仅2页……哎
- 关机法司的地位在那儿放着呢,这是根本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