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來加拿大租屋時,被房東太太問要單人床還是雙人床,我隨口答了雙人,結果搬進去當晚就傻眼了——那床窄得我翻身都怕掉下去!後來才知道,加拿大的床尺寸標示和亞洲習慣完全不同,光看名稱買絕對踩雷。這些年搬了幾次家,從公寓換到獨立屋,連兒童房都折騰過兩遍,總算摸透了這邊床墊和床架的門道,今天就把這些用冤枉錢換來的經驗,一次打包分享給你。
先說最常見的「單人床」。在加拿大家具行,你如果說要Single Bed,店員很可能帶你去看Twin Size(俗稱單人床)。標準尺寸是38英吋寬 x 75英吋長(約96.5公分 x 190.5公分)。但這裡有個坑要注意:許多老式公寓的「單人房」配的其實是更窄的Single Size(36英吋寬 x 75英吋長),差這5公分,市售標準床單就可能套不牢。我第一年租的正是這種,每次洗床單都得使勁拉扯才能包住床墊。
情侶或夫妻最常用的「雙人床」才叫學問。加拿大主流分三種:Double/Full Size(54英吋寬 x 75英吋長,約137公分 x 190.5公分),Queen Size(60英吋寬 x 80英吋長,約152公分 x 203公分),和King Size(76英吋寬 x 80英吋長,約193公分 x 203公分)。剛結婚時貪便宜買了Double,結果兩人平躺時手肘常打架,冬天厚被一蓋更顯侷促。後來咬牙換Queen才體會到,這多出的15公分寬度,對婚姻和諧有多重要!
至於King Size,別被名稱唬了。它分兩種規格:標準King(東岸常見)和California King(西岸流行)。前者寬敞但長度與Queen同,後者窄了12公分卻加長到84英吋(約213公分),適合身高超過190公分的人。我朋友籃球隊員買錯款式,腳踝懸在床外半個月,最後只能整組退貨重買。
特殊尺寸也得留心。像兒童房的Bunk Bed(上下舖)通常用Twin XL,長度加到80英吋適應青少年身高。老人房則流行分離式King床墊(Split King),兩塊獨立彈簧芯並排,避免伴侶翻身干擾。去年幫父母換這款,他們說三十年來終於能各睡各的安穩覺。
買床最血淚的教訓是:床架內徑比床墊尺寸更重要!我在宜家看中一組實木床架,標明適用Queen床墊,結果搬回家才發現內徑只有58英吋。硬塞60英吋床墊的下場是,邊框木條被撐裂兩條縫。現在學乖了,買床架必定帶捲尺實測內徑,寧可比床墊多留1英吋緩衝。
給新移民的真心建議:與其記數字,不如帶居家服去試躺。穿上厚睡衣模擬冬季睡眠狀態,左右翻身測試邊緣支撐力。記得問清床墊厚度,超過14吋的厚墊需搭配高床圍欄架。還有個冷知識:加拿大法律規定嬰兒床柵欄間隙必須小於6公分,二手市場淘老式嬰兒床時,務必帶把尺去量。
現在我家的配置是主臥Queen,客房Double,兒童房兩張Twin XL隨時能併成King。這套組合接待過父母探親、二寶出生、甚至閨蜜失戀借宿,尺寸全都剛剛好。下次挑床時,別只盯著標籤上的華麗名稱,拿起捲尺才是王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