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Uber Eats兼職到底好不好賺?我自己也好奇,乾脆親身體驗一週,記錄下真實數據跟大家分享。上個月辭掉正職工作後,想找個彈性的收入來源,順便運動一下,就註冊了Uber Eats app。一開始以為送外賣很簡單,點點手機就能賺錢,結果第一天就踢到鐵板。
那天下雨,台北街頭濕漉漉的,我騎著電動車從下午五點跑到晚上十點。訂單接得挺多,但交通堵得要命,光是等紅燈就浪費半小時。五個小時下來,跑了十二單,總收入一千八百塊,扣掉油錢和餐點延遲被扣的兩百塊,實拿一千六。小費只有三百,有個客人還抱怨餐點冷了,給我一顆星評價。回家累到躺平,腰酸背痛,才發現這行沒想像中輕鬆。
第二天學乖了,挑晴朗的週末中午開工。天氣好,訂單爆量,餐廳出餐快多了。我專攻信義區辦公大樓,午餐時段一小時能跑三單。從十一點到下午兩點,三小時賺了兩千二,小費佔了六百,因為我主動跟客人打招呼,還幫一個忘了帶錢包的OL墊了零錢。收入瞬間提升,但代價是沒時間吃飯,只啃了條能量棒。這讓我體會到,選對時間和地點太關鍵,高峰時段就是黃金期。
第三天測試平日晚餐,想看看穩定性能多高。結果訂單零零散散,app還當機兩次,害我白等二十分鐘。從六點到九點,只跑了八單,收入一千一百塊,小費少得可憐。最慘的是,一個轉彎差點撞到行人,嚇出一身冷汗。這行收入波動大,天氣、地點、app穩定性都影響很大,不是天天都能賺飽。一週下來,平均日收入一千五到兩千,換算時薪大概一百五到兩百,比最低工資高些,但得扛風險和體力消耗。
整體來說,Uber Eats兼職適合想彈性賺外快的人。如果你有摩托車,時間自由,能忍受風吹雨打,一天賺個兩千不是夢。但別期待暴富,收入不穩定,還得面對客戶刁難和交通安全。我自己學到最多的是時間管理,像避開雨天、鎖定商業區、多互動拿小費,這些技巧讓收入提升三成。現在我每週跑三天,當成健身兼賺零用錢,心態放輕鬆反而更持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