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旺角街頭,穿過人聲鼎沸的巷弄,突然轉入大角咀必發道,那股熟悉的油香立刻撲鼻而來。記得第一次來這裡是十幾年前,跟著阿爸去探親,他老說這條街藏著香港最地道的風味,不是遊客區那種花俏的噱頭,而是街坊日日排隊的真功夫。現在每次回港,我總會抽空晃過來,不是為了打卡,而是找回那份暖胃又暖心的記憶。
說到必嘗小吃,不得不提「發記魚蛋」,它就在必發道轉角的老攤位,沒招牌,只靠口耳相傳。老闆阿強做了三十幾年,魚蛋全是手打新鮮鯊魚肉,彈牙得咬下去會回彈,配上秘製咖喱汁,辣中帶甜,層次豐富。記得有次冬夜排隊,寒風刺骨,阿強見我凍得發抖,竟多送我一串,笑著說:「後生仔,食飽啲先有力氣搏命!」那種人情味,比魚蛋更難忘。
再往前走兩步,有家不起眼的車仔麵檔「榮記」,專賣碗仔翅和豬腸粉。碗仔翅熬足八小時,湯底用老雞骨和火腿吊味,濃稠得掛勺,裡頭滿滿木耳絲、冬菇碎,喝一口就暖透全身。豬腸粉更是絕活,米漿蒸得薄透滑溜,淋上甜醬、芝麻醬和辣油,簡單卻考功夫。阿媽說這是她小學放學的零嘴,五毫子一碗,現在漲到廿蚊,但味道依舊,吃的是懷舊情懷。
如果想吃正餐,推薦「新興茶餐廳」,它躲在大廈後巷,門面舊舊的,但一進門就聞到奶茶香。老闆堅叔是潮州人,拿手菜是沙嗲牛肉麵,牛肉醃得軟嫩入味,沙嗲醬自家炒製,花生香濃郁不膩,配杯絲襪奶茶,苦澀回甘,完美解膩。記得有次帶外國朋友來,他吃完驚呼:「這比米其林還真實!」香港美食的精髓,就在這些街角小店裡。
最後私心推一間甜品攤「甜心屋」,專賣雞蛋仔和格仔餅。雞蛋仔外脆內軟,蛋香撲鼻,老闆娘阿芳會加秘方——少許檸檬皮屑,吃起來清爽不膩。格仔餅夾著牛油和煉奶,熱騰騰的,咬下去奶油流心,罪惡卻滿足。這些小吃不貴,十幾廿蚊就有交易,但承載的是香港人的日常。下次來大角咀,別光顧著拍照,坐下來慢慢吃,你會吃出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