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在金融圈混了十幾年的老鳥,我見過太多人刷卡只顧著爽快消費,卻忘了背後潛藏的省錢機會。花旗返現卡,這張小卡片在我錢包裡躺了好幾年,從一開始的試水溫到現在成為日常消費的得力助手,它幫我省下的錢累積起來夠我帶全家去一趟日本旅行了。今天,就來掏心掏肺聊聊那些銀行不會明說的返利秘訣,這些都是實戰中摔過跤才悟出來的。
返現卡不是刷越多賺越多,關鍵在「精準出擊」。花旗的卡種五花八門,像Citi Cash Back+主打全通路1%返現,但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個超市控,就得鎖定Citi Rewards+,它在超市消費能衝到2%返現。我記得去年聖誕節採買年貨,單靠超市消費就撈回近三千台幣的返現,這錢夠我包紅包給姪子了。重點是,別被高返現率沖昏頭,先算算自己的消費習慣:如果每月超市花不到五千,選全通路卡反而更穩。
規則陷阱是返現的大敵,銀行最愛玩文字遊戲。花旗的返現常有上限,比如每月最高返一千元,超過就白刷。我有個慘痛教訓,前年狂刷百貨公司想賺5%返現,結果沒注意上限只到五千元消費額,多刷的部份一毛都沒撈到。現在我養成習慣,每月初登入手機APP查規則,順便設提醒通知。還有,返現常綁特定通路,像加油站的返現得去中油直營站才認,我曾經跑錯加盟站,整筆交易泡湯。
想放大返現效果,得玩「組合拳」。花旗常推限時加碼活動,比如週末餐飲消費多給3%返現,我就配合常用支付工具像LINE Pay綁卡賺點數,雙重回饋下來,吃頓大餐能折掉一半費用。去年我帶老婆去高級餐廳慶生,靠活動加支付回饋,省了快兩千塊。別忘了避開隱形成本,年費雖然首年免,但次年要消費達標才免,我建議設定自動轉帳付卡費,免得遲繳被收高額利息,那點返現全賠進去。
返現背後的哲學是「小錢滾大錢」,我省下的返現從不亂花,全丟進高利活存或ETF投資。金融圈待久了,深知複利魔力,這張卡幫我每年多攢十幾萬本金。它不是魔法棒,而是工具,用對了能讓錢包默默膨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