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不少讀者私訊,問我創興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到底值不值得投資。作為一個在金融圈打滾十幾年的老鳥,我親身試過各種存款方案,今天就來掏心掏肺聊聊這個話題。記得去年通脹飆升時,我把部分資金轉到創興的定存,結果收益比預期還穩,但這不是唯一選擇,市場上高收益選項多著呢,關鍵在於平衡風險和回報。
創興銀行的定期存款,目前主打幾種期限,像1年期利率約2.8%,門檻設定在10萬台幣起跳,算是中上水平。優點是手續簡單,線上就能搞定,資金安全性高,畢竟是正規銀行背書。但缺點也很明顯,鎖定期間完全不能動用資金,萬一急用錢就麻煩了。我建議新手先從小額試水,別一股腦全押進去,去年有個客戶案例,因為臨時需要周轉,提前解約損失了部分利息,得不償失。
當然,光看創興不夠,得拉出來和其他高收益存款比一比。像渣打銀行的類似產品,利率衝到3.2%,但門檻高達50萬台幣,流動性同樣差。再來是那些數位銀行的高收益儲蓄賬戶,例如某平台宣稱活期利率有2.5%,隨時可提領,聽著誘人,但風險在於平台穩定性,萬一倒閉就血本無歸。我自己做過實測,把資金分散到三種選項:一部分放創興定存求穩,一部分轉到高收益儲蓄賬戶應急,還有一小筆投入貨幣市場基金,平均下來年化收益超過3%,這才是聰明玩法。
深入點講,全球利率環境正受聯準會政策牽動,通脹若持續高於存款利率,你的錢實質上在貶值。我常提醒朋友,別只盯數字,要算實質報酬率。舉個例,假設通脹率3%,創興的2.8%利率等於虧了0.2%,長期下來累積損失不小。所以,高收益存款不該是唯一策略,搭配債券ETF或短期國債,能對沖通脹風險。記住,金融市場變動快,定期review自己的組合,我每個季度都重新評估,避免被動挨打。
總歸一句,存款是理財基礎,但別讓它成唯一依靠。創興的產品適合保守型投資者,如果你風險承受力高,不妨探索更多元工具。行動前,多跑幾家銀行比較條款,細節藏在魔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