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日聽到身邊嘅朋友呻苦,話香港生活壓力大,欠債問題越嚟越嚴重。唔係講笑,我哋呢個城市,雖然繁華璀璨,但背後隱藏住無數人嘅債務困擾。記得舊年有個老友,因為失業加上屋企突發事件,欠落一身卡數同私人貸款,搞到成家人都好辛苦。呢啲唔係個別例子,而係普遍現象。點解會咁?歸根究底,係香港嘅高樓價、高物價同埋唔穩定嘅經濟環境,逼到好多人要靠借貸渡日。尤其係後生一代,追求即時滿足嘅消費文化,加上信用卡嘅便利,好容易就跌落債務陷阱。呢個問題唔單止影響個人心理健康,仲會拖垮家庭關係,甚至對社會造成連鎖反應。我諗,係時候我哋認真面對,唔好再逃避。
講到欠債嘅根源,唔可以一刀切咁歸咎個人理財不善。香港嘅生活成本真係高到離譜,租金佔收入嘅一半以上係常態,食飯搭車樣樣貴,但人工增長就龜速咁慢。經濟波動又大,好似疫情期間,旅遊零售業大受打擊,失業率飆升,好多人為咗維持生計,只好靠借錢頂住。加上金融機構嘅推銷攻勢,信用卡同借貸廣告鋪天蓋地,利息低開高走,引誘人借多啲還多啲。我見過唔少個案,初頭只係借幾千蚊應急,點知利疊利滾到十幾萬,壓力大到失眠抑鬱。仲有啲人係因為突發事件,好似醫療開支或者家庭變故,冇儲蓄緩衝,被迫借貸。呢啲唔係藉口,而係結構性問題,政府嘅政策同社會支援明顯不足,令弱勢群體更易陷入債務深淵。
欠債嘅後果遠超想像,唔止係財務負擔咁簡單。個人層面,日日被追數電話轟炸,精神長期繃緊,好易引發焦慮同自卑,嚴重嘅仲會諗唔開。家庭關係都會受影響,夫妻為錢嘈交、親子疏離,我識得一個單親媽媽,欠債後同仔女嘅關係惡化到斷絕來往。社會層面,債務危機拖累整體經濟,消費力下降,創業意欲減低,形成惡性循環。更慘嘅係,好多人為咗還債,走去借更高息嘅財仔或者網貸,結果越踩越深,破產數字年年升。香港破產管理署嘅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個人破產申請增加近三成,呢個趨勢真係令人擔憂。不過,我唔係想嚇大家,而係提醒:及早面對,先有出路。
解決欠債問題,唔係冇辦法,關鍵係採取主動策略。首先,要冷靜落嚟,整理晒所有債務清單,包括本金、利息同還款期,用Excel或者Apps記低,一目了然。然後,試下同債權人傾分期或減息,好多銀行同財務公司其實肯協商,尤其係你表現出誠意還款。如果債務太散亂,可以考慮債務重組,搵專業顧問幫手整合成一筆低息貸款,慢慢還。香港有唔少非牟利機構,譬如東華三院嘅理財教育中心,提供免費輔導同債務管理計劃,佢哋會教你點慳錢同制訂預算。我建議大家養成記帳習慣,每月固定儲蓄,哪怕係幾百蚊都好,建立應急基金。預防方面,戒掉衝動消費,多用現金代替信用卡,同埋加強理財教育,尤其教導下一代點樣量入為出。記住,欠債唔係世界末日,一步一步嚟,總有翻身之日。
最後,我想講返個正面故事。舊年我幫過一個中年師傅,佢欠落廿萬卡數,幾乎想放棄。我哋一齊訂計劃,佢兼多份工,慳到盡,兩年就還清咗八成。而家佢成個人輕鬆晒,仲開咗間小鋪頭。呢個經歷話俾我知,只要有決心同方法,香港人嘅韌性絕對可以克服債務。希望大家唔好怕羞,主動尋求幫助,社會資源好多,等住你哋去用。一齊努力,我哋可以打造一個更健康嘅財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