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在香港生活超過十年的老饕,我幾乎每天都要靠外賣APP解決三餐。從街邊大排檔到米芝蓮餐廳,這些平台改變了我們的飲食習慣。但每款APP都有獨特的個性,就像選擇伴侶一樣,你得找到最合拍的那個。今天,就來聊聊我親身踩過的坑和挖到的寶,聚焦五大主流平台:Foodpanda、Deliveroo、Uber Eats、OpenRice和KeeTa。
Foodpanda像個熱情但偶爾冒失的朋友。它的餐廳數量多得驚人,連深水埗的隱世粥鋪都找得到,凌晨三點想吃雲吞麵也沒問題。可缺點也明顯:配送費像股市波動,雨天加價是常態;我有次等了一小時,食物涼了,客服卻只回罐頭訊息。不過,它的會員計劃挺划算,每月$48就免運費,適合像我這種懶得煮飯的上班族。
Deliveroo走精緻路線,專攻中環、銅鑼灣的高檔食肆。速度是亮點,30分鐘內熱騰騰的壽司送到手,包裝還講究得像禮物。但口袋得夠深——一份簡單的意粉加運費能破$150,更別提偏遠地區如屯門,餐廳選擇少得可憐。記得有次颱風天,它照常運作,但價格翻倍,讓我邊吃邊心疼錢包。
Uber Eats的介面最流暢,滑起來像絲綢,推薦算法精準得可怕,總挖出我沒試過的泰國菜。缺點是合作餐廳偏少,尤其傳統港式茶樓難找;優惠也吝嗇,新用戶折扣後就沒驚喜。去年聖誕,我靠它訂火雞大餐,準時送到卻漏了醬汁,補償流程拖了三天。適合追求科技感的年輕族群。
OpenRice像個在地嚮導,整合了食評和外賣功能。最大優勢是資訊齊全:看照片、讀真實評價再下單,避免踩雷。可惜外賣整合度低,轉跳第三方常出錯;配送範圍也窄,元朗鄉郊基本沒戲。我用它發現過土瓜灣的煲仔飯神店,但下單時系統當機,餓著肚子重來。推薦給愛做功課的食客。
KeeTa作為新玩家,像活力十足的小弟。首單優惠狠:$1吃燒鵝飯不是夢,還常送現金券。但覆蓋區有限,南區和離島幾乎空白;APP穩定性待加強,有次更新後我的訂單歷史全消失。試過用它訂深水埗糖水,便宜到笑,可送餐員迷路遲到半小時。適合預算緊又想嘗鮮的學生黨。
總結來說,沒有一款完美。貪方便選Foodpanda,重品質挑Deliveroo,科技控用Uber Eats,資訊派靠OpenRice,省錢族試KeeTa。我現在混著用——平日趕工叫Foodpanda,週末犒賞自己點Deliveroo。關鍵是看懂隱藏成本:運費、小費、動態定價,加起來可能比堂食貴三成。別讓便利綁架你的味蕾和荷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