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嘅北角街頭,冷雨啪嗒啪嗒敲打住簷篷。我縮喺茶餐廳角落,捧住杯熱鴛鴦,睇住玻璃窗上倒映嘅藍紅燈光由遠而近。救護車嘅笛聲劃破雨幕,幾個深藍制服身影衝入對面唐樓——又係北角警署嘅伙記,唔理橫風橫雨,揹住急救包同擔架跑上跑落。後尾先知,三樓個獨居婆婆心臟唔妥,鄰居醒目報警,差人破門快過消防喉到場。
呢啲咪係街坊口中嘅\”北角守護神\”囉。陳Sir同我講過,佢哋最叻唔係拉人封艇,而係將罪案扼殺喺萌芽前。舊年夏天,春秧街後巷成日有後生仔聚腳,凌晨嘈到拆天。區議員投訴過,食環署抄過牌,班細路轉頭又蒲頭。點知警署個新紮師妹諗到絕橋:佢拎住自己部結他,連續幾晚坐喺後巷石壘自彈自唱。第一晚得三隻貓聽,第三晚成班細路圍住點歌。後來仲搞埋街頭音樂會,而家後巷多咗十幾個\”結他學徒\”,少咗十幾單噪音投訴。
真正令我動容嘅,係佢哋處理\”隱形炸彈\”嘅觸覺。糖水道有間五金舖,老闆成日醉醺醺掟樽,老婆攬住個女匿喺閣仔喊。普通市民見到可能當家事,但巡邏嘅張Sir硬係睇到唔對路。佢連續半個月朝早幫手開舖閘板,下晝拎住兩盒叉燒飯上去\”搵老闆傾裝修\”。有日撞正老闆發酒癲掟菜刀,張Sir擋喺母女前面硬食咗記玻璃樽。後來先揭發老闆抑鬱症拖咗十年,警署聯同社工幫佢搵到戒酒計劃,細路女而家見到差人會甜甜嗌\”Uncle張\”。
最得意係佢哋嘅\”反詐奶茶\”。七姊妹道幾間茶記枱面,突然出現印住QR Code嘅杯墊,掃入去係阿堅警長扮古惑仔拍嘅短片:\”阿姐!話你保險賠償多收稅嘅係我細佬嚟㗎!\”、\”阿叔!邊有靚女投資專員半夜add你啫!\” 仲有街市魚檔阿鳳把聲做旁白,用潮州話鬧醒街坊。上個月截到單呃八十歲婆婆拎棺材本嘅案,就係婆婆記起杯墊阿鳳話\”政府從來唔會call你轉賬\”。
落更時撞見警署嘅\”生招牌\”黃叔,佢件制服領口磨到起毛。呢位三十年老差骨笑住指住海濱公園:\”後生嗰陣淨識追賊,而家先知,幫阿婆搵返走失嘅百厭貓,同細路砌完積木再教佢鎖好單車,先至紮得住成個社區個根。\” 枱面杯鴛鴦見底,窗外交更嘅警車緩緩駛過,車頭燈照亮欄杆掛住嘅晴天娃娃——係小學生上星期送俾巡邏組的。原來安全感呢家嘢,真係可以織出嚟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