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書包一丟,第一件事就是衝到巷口雜貨店,用存了好久的零錢買一包公仔麵。那種塑膠袋的沙沙聲,還有撕開調味包時飄出的鹹香,簡直是童年最幸福的儀式。台灣的街頭巷尾,誰沒吃過幾包?尤其夏天午後,配上一瓶彈珠汽水,坐在門口小板凳上,邊吃邊玩附贈的公仔,日子簡單又快樂。現在回想,那些味道和玩具,早就不只是食物或收藏,而是刻在骨子裡的記憶碎片。
講到經典口味,我最懷念的還是原味雞汁,湯頭清甜帶點醬油香,麵條咬勁十足,泡開後吸滿湯汁,一口下去暖到心坎裡。還有海鮮風味,裡頭總有幾粒假蟹肉或魚板,小時候總幻想自己在吃大餐。後來出了麻辣款,辣得眼淚直流卻停不下來,跟同學交換口味是下課後的樂趣。這些老牌子,像維力或統一,配方幾十年沒變,但現在超市架上難找,偶爾在傳統市場翻到,買回家一煮,整個廚房都是時光倒流的香氣。
限量公仔才是重頭戲啊!記得有年集點換的機器人系列,造型超炫,關節還能動,我為了集滿一套,天天吃麵吃到胃痛。還有限定版的卡通公仔,像小叮噹或七龍珠,塑膠質感粗糙,卻珍貴得要命。那時候放學路上,書包裡總藏著幾隻,跟鄰居小孩比誰的稀有,有人拿到隱藏版金光閃閃的悟空,整條街都轟動。現在收藏圈裡,這些老公仔身價翻倍,網拍上一隻絕版品能賣上千元,但對我來說,價值在於背後的故事——比如那隻缺了手臂的無敵鐵金剛,是我跟弟弟打架搶來的,現在擺在書架上,每次看到都笑出聲。
收藏這條路,走過才知辛苦。中學時零用錢少,為了搶新上市的公仔麵,得早起排隊,有時跑遍五六家店才找到。有次颱風天,我淋雨騎腳踏車去批發商倉庫,就為了一包附贈的宇宙戰艦公仔,回家被老媽罵慘,但握著那冰涼的塑膠玩具,心裡滿是成就感。現在網路發達,反而少了那種尋寶的刺激,Ebay或蝦皮上點點手指就能買,但總覺得少了點人情味——以前老闆阿伯會多塞一包試吃包,或鄰居阿嬤拿她孫子的公仔跟我換,那種溫暖,哪是快遞能比的?
時代變了,公仔麵漸漸被健康飲食取代,孩子們迷的是手機遊戲。但每回整理抽屜,翻出鐵盒裡藏的幾十隻公仔,灰撲撲的臉上彷彿還看得到當年興奮的指紋。或許懷舊就是這樣,不是執著於過去,而是讓那些單純的快樂提醒自己:生活再忙,也別忘了停下腳步,泡一碗熱麵,重溫那個為一隻小玩具就能歡呼整天的自己。你們呢?抽屜深處,是不是也藏著什麼故事?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