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肯尼迪路7750号时,总会被那片玻璃幕墙折射的光线晃到眼。这栋六层高的建筑像块磁铁吸着车流人流,对面就是Markville购物中心的后勤入口,送货卡车和拎着购物袋的人潮在红绿灯下交织。万锦这片商业区像块发酵中的面团,十几年看着它从零星店铺膨胀成如今的模样,而肯尼迪路就是面团里那根最粗的筋脉。
附近居民大概都记得十年前这里还是片半闲置的仓库区。现在不同了,东侧紧挨着HWY7高速匝道,西侧辐射三个高端住宅区,早高峰时排队进停车场的车流能堵到二百米开外。有次和做物流的老陈喝咖啡,他指着窗外说:\”在这租个仓库存货,比北边便宜三成运费,客户下单两小时就能送到列治文山。\”这种地段的价值,往往藏在轮胎摩擦声和外卖电动车急刹声里。
上个月帮客户评估隔壁空置的临街铺位,发现个有趣现象:同一栋楼里,朝东的牙医诊所比朝西的补习班租金高15%。后来蹲点观察才发现,上午就诊的老人习惯把车停在大楼阴面,下午接孩子的家长却爱停在阳光充足的西侧。商业地产的溢价密码,有时就藏在光影移动的轨迹里。
不过也别被\”黄金地段\”四个字晃晕了眼。去年有家网红甜品店在这撑了八个月就撤场,店主苦笑说:\”周末人流量是旺,但工作日午后街上走得只剩落叶。\”真正稳当的反而是二楼的会计事务所和四楼的移民顾问,他们的客户预约制经营模式,反而吃透了地段商务人群的刚需。投资这类物业得像老中医把脉,得摸准气血运行的时辰。
现在最聪明的玩法是\”分层投资术\”。顶楼整层租给科技公司做研发中心,中间层切分给教育培训,底层临街铺面留给高周转的零售。见过最精明的业主甚至在消防通道旁隔出二十平,租给手机维修店——就吃准白领们午休溜出来修手机的十分钟商机。这种立体收益模型,比单纯赌房价上涨实在得多。
最近市政规划图显示,两年后轻轨支线要在三百米外增设站点。消息灵通的开发商已经开始收购背街老旧仓库,有个做建材的广东老板上个月咬牙买下相邻地块的停车坪,他说:\”等施工围挡立起来,这里就是工人的午餐食堂集散地。\”商业地产的棋局里,真正的高手永远在预判下一步的落子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