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168寿司那扇门,伦敦市中心空气里那点凉意瞬间被一股暖融融的、带着海洋气息的热闹取代了。不是那种高级日料店刻意营造的幽玄,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带着食物香气的喧嚣。眼睛扫过冷柜,一排排切得干净利落的三文鱼腩,那橘粉的色泽油润润的,在灯光下微微反着光,旁边堆叠的雪白带子,边缘透亮得像能掐出水来。心里那点对“自助餐新鲜度”的疑虑,在看到这些实物的瞬间,先消了一半。
落座后,菜单摊开,密密麻麻的选项有点让人眼花缭乱。无限量畅吃,听起来豪横,但真正懂吃的,其实更在意的是“选择权”。在这里,这种自由感是切身的。不用盯着价格标签算计,不用因为想尝鲜而放弃心头好。想试试那个平时单点起来肉痛的安康鱼肝?点!惦记着烤得滋滋冒油的鳗鱼?再来一份!这种毫无负担的点餐方式,莫名地让人放松下来,胃口也跟着打开了。
刺身区确实是重头戏。三文鱼腩厚切送入口中,牙齿轻轻一碰,油脂的甘香就化开了,带着海洋的微咸和十足的弹性,新鲜度是过关的,至少在这个价位和无限量的前提下,绝对是诚意之作。带子甜润,赤贝脆爽,甜虾个头不大但还算糯口。特别留意了一下他们家的白身鱼,比如鲷鱼,处理得干净,没有恼人的腥气,口感清爽。当然,你不能拿它去对标那些顶级omakase店动辄几百刀一片的蓝鳍金枪鱼大腹,但作为畅吃的基础款,它足够让你吃得满足。
热食区反而给了我一些惊喜。天妇罗炸虾,外壳金黄酥脆,咬下去咔嚓一声,里面的虾肉还是弹牙的,不是那种放了很久软塌塌的货色。日式烤青花鱼,鱼皮烤得焦香,鱼肉保持着水分,挤上一点柠檬汁,咸鲜酸香很开胃。还有那碗不起眼的味噌汤,热乎乎地喝下去,咸淡适中,能尝到一点昆布和柴鱼的复合鲜味,不是味精水糊弄事儿。这些小细节,能看出后厨在基础功夫上没太偷懒。
寿司卷的种类多到眼花缭乱。说实话,大部分是迎合北美口味的“创意卷”,裹着厚厚的酱汁、炸物或者牛油果。尝试了几款,比如“辣金枪鱼卷”、“火山卷”,味道…挺热闹的,酱汁浓郁,口感丰富,热量估计也很可观。喜欢传统口味的人可能会觉得有些腻,但不可否认,它们很受欢迎,邻桌的年轻人和家庭点了一轮又一轮。倒是那些基础的手握寿司(Nigiri),比如玉子烧、蟹柳、简单的三文鱼卷,米饭的温度和松紧度把握得还行,醋饭的味道也算正。
环境是典型的热闹自助餐厅风格。桌间距不算宽敞,人声鼎沸,服务员端着盘子穿梭,步履匆匆。如果你期待的是安静的、能低声细语的约会场所,这里恐怕不太合适。但如果是朋友聚餐、家庭聚会,或者就是单纯想放开肚皮吃个痛快,这种氛围反而很对路。看着隔壁桌小朋友兴奋地指着传送带上的寿司,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分享食物,你会觉得,吃饭的本质不就该是这样吗?
吃到后半程,摸着微鼓的肚子,看着桌上空了的盘子,心里盘算着性价比。在伦敦安大略这个地界,想吃一顿种类如此繁多、食材新鲜度有基本保障的日料自助,168的定位是精准的。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用相对合理的价格,一次性地、无压力地品尝到日料的多种形态。新鲜吗?在同类型里算不错。惊艳吗?不至于。但那种大快朵颐的满足感,和无需顾忌预算的畅快感,是实实在在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遗憾,大概是希望某些热食的保温能再好一点,以及高峰时段等位确实需要点耐心。
走出餐厅,伦敦的夜色已经笼罩下来。饱腹感带来一种踏实的愉悦。168寿司就像一位实在的朋友,它不跟你谈什么风花雪月的精致,但能让你吃得饱、吃得满足、吃得花样繁多。在那些渴望用一顿丰盛美食慰藉自己、与亲友分享快乐的日子里,它确实是个不会出错的选择。下次当那股想吃遍所有日料种类的馋虫又爬上来时,我大概还是会想起这扇门后的热闹与丰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