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幫阿仔續完特區護照,順手整理成攻略。以前總覺得政府流程繁瑣,這次親跑一趟才發現,只要文件備齊其實比想像中順暢。櫃檯那位職員阿姐看我資料齊全,還笑著說:「後生仔,做足功課喎!」省下不少來回奔波的汗水。
關鍵在於「文件一次到位」。身份證正副本基本款自不必說,最易出錯的是照片規格。上回幫阿媽換證,影印店小妹用普通證件照規格沖印,結果因「頭部比例超出35mm」被退件。這次我直接向照相館強調要「特區護照規格」,白底無框、雙耳露出、不露齒,連反光都要避開——這些細節寫在政府網頁小字裡,稍不留神就得重拍。
舊護照處理是另一陷阱。以為剪角作廢就完事?內頁簽證千萬別手癢去剪!去年朋友把未過期的日本多次簽證頁誤傷,差點要重新申請簽證。職員教我:舊護照會被橫向剪掉右上角歸還,有效簽證頁保持完整,過關時新舊護照一併出示即可。
申請管道比五年前靈活許多。除了親臨入境處,「香港政府一站通」網上預約簡直是救星。我週三凌晨刷系統,意外撿到隔日灣仔的取消名額。現場見walk-in的排隊人龍繞過轉角,預約通道卻十分鐘搞定。更驚喜的是自助服務站,像銀行ATM機的設備,掃身份證、插信用卡、拍電子照一氣呵成,適合趕時間的上班族。
費用繳納暗藏學問。櫃檯只收支票或「易辦事」(EPS),想用信用卡?得到地下層的便利店買專用繳費單。我摸錯門路排了十分鐘櫃檯,結果掏信用卡時被職員笑著指路,早知直接去便利店更快。
領證時段大有玄機。收據寫著「十個工作天後領取」,但第五天下午三點就收到短信通知。觀察現場,午休結束時的13:45和臨近下班的16:30最少人,避開上班族午膳時間的長龍。若代領記得帶授權書正本,影印本會被溫柔而堅定地拒絕——隔壁大叔因此白跑一趟的懊惱表情我至今記得。
幾個血淚教訓:簽名樣式務必與身份證一致!朋友因護照簽名從楷書變草書,在歐洲租車被懷疑證件偽造。另位太太護照過期前半年申請續期,卻因目的地要求「有效期餘六個月以上」被迫加錢辦特急,多花八百蚊買安心。
護照不只是旅行證件,更是身分錨點。指尖撫過新護照封面燙金的紫荊花,突然想起首次領護照是十八歲赴英求學。如今續領,蓋滿印章的舊護照像人生紀事簿,新護照空白頁則等著寫下未知篇章——這種儀式感,大概就是為何再麻煩也要親手辦理的原因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