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多伦多超市收银台前,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手指在几张信用卡间犹豫不决。这场景太熟悉了,在加拿大生活,信用卡远不止是支付工具,选对了,它就是藏在钱包里的“省钱合伙人”。返现,听起来简单,但卡和卡之间的门道,真得花点心思去琢磨,不然那些看似诱人的广告,可能最后只是给银行白白贡献了利润。
说到日常开销这块大头,Tangerine的Money-Back卡绝对值得塞进钱包。无年费是基础门槛,关键是它的灵活度。你可以自己选两个日常消费最高的类别(超市、加油、药店、餐厅、家具、娱乐、酒店、公交等等都行),稳稳拿到2%返现。其他消费也有0.5%保底。更妙的是,开卡礼经常变化,时不时就有比如头几个月特定类别高返现或者直接送钱的羊毛。它家App做得也清爽,返现金额一目了然,攒到10块就能随时提现到关联的银行账户,实实在在的现金落袋。Simplii Financial的Cash Back Visa也不赖,同样是零年费,餐厅吃饭、加油、买菜(包括超市药店)、还有特定账单预授权支付(比如手机费、网费),通通4%返现,其他消费1%。这张卡特别适合外食族和通勤开车的人。
要是你每周都得跑超市,尤其是常去Loblaws、Metro、Sobeys这些地方,或者连Costco也常光顾(Costco只收万事达卡),那Amex的Cobalt卡真该好好掂量掂量。虽然它收月费($12.99),但返的不是现金,是Membership Rewards积分(MR)。重点在于它的累积速度:买菜、餐厅吃饭(包括外卖)是5倍积分!这积分价值,玩得好的人能换出远超1分的价值(比如转航空里程)。就算按最保守的1分=1加分算,5倍积分相当于5%返现。有次去Costco大采购,刷了Cobalt,看着积分噌噌涨,折算下来比用普通2%返现卡划算多了。当然,Amex不是所有地方都收,但主流超市、餐厅基本没问题。
要是你每周都要加油,看着油价牌心惊肉跳,CIBC的Dividend Visa Infinite卡会是个好帮手。年费$120,但返现力度确实猛:加油、买菜(超市)4%,餐饮、交通(公交、打车等)2%,其他1%。最关键是它有开卡大礼包,通常前几个月消费达标能拿到几百块返现,这基本就把头两年的年费覆盖了。算笔账:如果每月油费$300,一年光加油就能返$144,加上买菜和其他消费,覆盖年费绰绰有余还能多赚。这张卡还有个隐藏好处:自带租车碰撞险和延长保修,买个安心。
选返现卡,别光盯着最高的那个数字。问自己几个实在问题:我每月花多少?大头花在哪(买菜、加油、下馆子、网购)?我能不能接受年费?我的信用分数够不够格申请?拿到卡后,能不能管住手不超额消费?高返现卡通常要求较高的信用分数(700+),年费卡更要算清收支账。返现形式是现金直接抵扣账单、存入账户,还是积分(积分价值浮动大)?这些细节,比广告上那个大大的百分比重要得多。
说到底,在加拿大用信用卡省钱,没有“一张卡通吃”的神话。最实在的策略是“组合拳”:一张无年费的日常卡打底(像Tangerine或Simplii),再根据自己最大的消费痛点,配一张专项卡(比如专注买菜的Amex Cobalt,或者针对加油的CIBC Dividend)。开卡礼是块大肥肉,但记得看清条款,别为了拿礼硬刷不必要的消费。最重要的是,每个月账单一定还清!否则那点返现,连利息的零头都抵不上。把信用卡当工具,而不是透支未来的借口,这才是省钱的真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