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踏进多伦多唐人街的喜茶门店时,那股熟悉的茶香混着芝士奶盖的甜腻气息瞬间裹住了我。作为奶茶重度依赖者,这些年喝遍了各大品牌,但喜茶的层次感总让我想起广州老巷里现沏的工夫茶。多伦多的冬天冷得刺骨,手里捧一杯温热醇厚的饮品穿行在央街的霓虹里,有种奇异的归属感。
要说招牌必点,金凤茶王当属头牌。选用台湾高山乌龙茶底,茶汤是透亮的琥珀色,第一口先尝顶上那层两厘米厚的海盐芝士——咸香绵密得像阿尔卑斯山积雪。等奶盖慢慢沉降与茶汤交融,坚果烘焙香会从舌根泛上来。建议选三分糖,茶的本真韵味才不会被甜味掩盖。上次带温哥华来的茶艺师朋友喝,他抿了半杯突然说:\”这茶青发酵得妙,回甘里藏着水蜜桃香。\”
多伦多本地朋友最痴迷的却是多肉葡萄。加拿大本地巨峰葡萄手剥去籽,每杯足足放三十多颗果肉。猛吸一口,冰沙裹着大块果肉撞上齿尖,茉莉绿茶底把葡萄的甜酸平衡得刚好。记得要求加双倍果肉,看店员握着木杵捣果肉时紫红色汁液飞溅的样子,莫名治愈。上个月零下二十度的暴雪天,我缩在PATH地下城连喝三杯,冰凉的果粒滑过喉咙时竟想起尼亚加拉瀑布盛夏的水雾。
芋泥控请直接锁定黑糖波波芋泥鲜奶。安省本地紫芋蒸透碾成泥,保留着细小的颗粒感,挂壁效果像梵高的星夜。底部黑糖珍珠熬足三小时,咬开时焦糖浆会在齿间爆开。最绝的是顶层手炒黑糖粉经过火枪炙烤,形成脆如焦糖布丁的琥珀层。某次凌晨赶稿时外卖送来,掀开杯盖那刻糖壳碎裂的\”咔啦\”声,比咖啡因更提神。
季节限定里最让我惊喜的是去年冬天的姜汁桂圆红枣茶。加拿大本地老姜榨汁,混着宁夏枸杞和莆田桂圆肉慢炖,杯底沉着大颗去核红枣。姜辣味被枫糖浆驯服得温柔妥帖,从食道暖到胃囊的体验,比羊毛围巾实在得多。可惜这款只卖三个月,每次看到菜单更新就焦虑地囤五杯冻在冰箱。
其实最触动我的不是某款饮品。有次暴雨天躲进Yonge街分店,看见银发老太太用粤语跟店员比划\”要最不甜的\”,两个华裔学生争论波霸该不该泡蜂蜜,金发男孩对着菜单上\”芝士霉霉\”的拼音笑出声。当店员把印着水墨山水的纸杯推过来时,杯壁上凝结的水珠正折射出伊顿中心的彩灯,忽然觉得这杯茶里摇晃着半座多伦多的灵魂。
评论: